侵华日军华南细菌战部队名册首次在中国整册公开
中新网广州7月7日电 (程景伟 张砾乐)广东省档案馆7日在广州举行抗战档案史料捐赠仪式,侵华接收日本学者松野诚也捐赠的日军侵华日军华南细菌战“波第8604部队”名册。据介绍,华南这是细菌该部队名册首次在中国国内整册出现。
抗日战争时期,战部日军在中国多地多次发动细菌战。队名除了臭名昭著的册首次中册“731部队”,日军还组建了设在广州的国整“波第8604部队”及设在中国其他地方的多支细菌战部队,名为“防疫给水部”,侵华表面上从事防疫和向士兵提供净水的日军工作,实际上却干着细菌战和人体活体实验的华南罪恶勾当。细菌战部队属于日军秘密部队,细菌且日军在战败时将大量资料销毁,战部因此有关“防疫给水部”的队名原始史料尤为稀少。
据广东省档案馆介绍,册首次中册该名册主要记录了侵驻华南的日军“波第8604部队”1945年2月1日编纂该名册文件时,仍在籍的860名成员的姓名、出生日期、役种、兵种、职务、前属部队番号及编入日期、编入该部队日期、入伍年份、任现职年份、户籍地、家庭住址、留守家人姓名等信息。
这份名册属于“波第8604部队”寄回东京留存备查的该部队人员名册档案文件,用于日本陆军省对该部队进行集约化管理。二战后,该档案曾被日本秘藏多年,直至2019年其存在才被世人知晓。日本迫于各方压力,终于在2025年5月14日公布该档案,提供预约申请到场查阅。
广东省档案馆指出,侵华日军“波第8604部队”在华南地区拿活人进行细菌、病毒实验,屠杀大量粤港难民,罪行累累、罄竹难书。有学者研究报告统计推算出,死于“波第8604部队”细菌实验的粤港难民就有约4000人,受害于日军细菌战的华南百姓更是不计其数。
“波第8604部队”整本名册的出现,与华南地区留存的日军细菌战历史遗址、遗迹形成了有力呼应,以日方档案文件的形式印证了此前侵华日军“波第8604部队”老兵证词和幸存受害者口述史料的真实性,是侵略者官方的自供罪证。
华南师范大学日语系副教授、华南师范大学华南抗战历史研究中心研究员吴佩军表示,通过该名册可以厘清“波第8604部队”的人员构成、机构设置和编制规模等基本史实,也可以通过分析和对照其他日军细菌战部队名册,梳理“波第8604部队”和“731部队”“新加坡9420部队”等部队之间的内外关联和战时关系,进而厘清日军细菌战体系的构成特点,对全面揭示日军罪行极具现实意义。(完)
(责任编辑:时尚)
-
中新网7月7日电 据市场监管总局官方微信消息,提升民用无人机研制水平是发展低空经济的重要条件,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从去年6月起陆续制定发布了一系列民用无人机研制相关国家标准。标准实施一年多来,有效降低了 ...[详细]
-
中新社曼谷7月6日电 据泰国媒体“民族报”6日报道,泰国发展研究所最近一项研究发现,随着老龄人口的快速增长,泰国有望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。泰国发展研究所认为,未来十年,泰国将进入老龄化社会,虽然社会老 ...[详细]
-
中新社北京7月6日电 题:卢沟桥,“独一无二”的桥中新社记者 邓敏北京西南,永定河静水流淌,如同历史老人缓缓走来。夏日晨光中,横跨河上的卢沟桥和附近的宛平城,静候重要纪念活动举行。桥上历经炮火的石狮和 ...[详细]
-
中新网广州7月7日电 (程景伟 张砾乐)广东省档案馆7日在广州举行抗战档案史料捐赠仪式,接收日本学者松野诚也捐赠的侵华日军华南细菌战“波第8604部队”名册。据介绍,这是该部队名册首次在中国国内整册出 ...[详细]
-
中新网贵阳7月6日电 (记者 杨茜)2025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5日至6日正在贵阳举行。“贵州省国际友好城市绿色发展与产业合作”主题论坛围绕“深化地方友好合作,促进绿色发展共赢”主题,以“绿色”为纽 ...[详细]
-
炎炎夏日,我国自古以来就有吃各种清凉食物消暑的习俗。大江南北,每个地方都有一些属于自己的“奇趣”味道,这些美食在本地人的心中是美味佳肴,但对于外地人来说可能闻所未闻↓河南丨大叶荆芥:苦涩中的清凉美味河 ...[详细]
-
观点速览·金砖国家是多边贸易体系的捍卫者;·更高效支付体系助力金砖国家降低“美元依赖”;·中国在金砖机制当中发挥核心作用;·金砖国家加强人工智能合作缩小数字鸿沟。·“全球南方”国家可以发出更强大的共同 ...[详细]
-
中新社北京7月6日电 当地时间7月6日,在瑞士洛桑举行的国际篮联U19男篮世界杯排位赛中,中国队以81:77险胜喀麦隆队,最终以2胜5负的战绩位列本届赛事第13名。本次世界杯共有16支球队参赛,分成四 ...[详细]
-
中新网太原7月6日电 (任丽娜)夜间开行,夕发朝至。7月5日18时58分,被称为“移动宾馆”的D918次动车组卧铺列车正式在太原南至深圳北间开行,12小时41分即可抵达,实现了出行休息两不误。这也是山 ...[详细]
-
文/陈溯中新社国是直通车4日主办“能源中国——全面加速绿色能源转型 推动协同发展”活动,能源基金会首席执行官兼中国区总裁邹骥在会上发言时表示,绿色低碳已成为中国经济增长动能。邹骥表示,当前,围绕着绿色 ...[详细]